浮選柱與浮選機工藝參數對比
近年來,以中國礦業大學為主開發出了系列大型旋流—靜態微泡浮選柱(Φ1.5m、Φ2m、Φ3m、3.0m×6.0m)及其配套工藝,并已在我國七省區的數十家選煤廠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浮選柱發明于60年代,其獨特的結構和運動方式使得它一開始就受到了許多國家選煤廠和選礦廠的青睞。但由于早期的浮選柱結構不甚合理,運動也不穩定,所以它的發展較慢。近年來,隨著對浮選柱研究的深入,以氣泡發生器為突破口,開發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浮選柱,這些浮選柱從設備的可靠性到運行的穩定性都較早期的浮選柱大為提高。中國礦業大學針對我國煤泥的特點及分選需要,開發出的旋流—靜態微泡浮選柱將浮選原理與重選原理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兼顧了浮選精度和產率,是一種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的煤泥分選設備。
在同樣的操作條件下,河南紅星機械廠精煤灰分相同時,旋流—靜態微泡洗選柱的產率要高于浮選機;產率相同時,精煤灰分要低于浮選機,一般要低1~2個百分點。同時,在投資、運行費用等方面,旋流—靜態微泡浮選柱分選新工藝也有著很大優勢。
常規的浮選工藝流程是將煤泥水經礦漿預處理器處理后送入浮選機,浮選機分選出的精煤利用圓盤真空過濾機過濾。該工藝較為復雜,尤其是真空過濾機還要配備真空泵、蒸汽烘干機氣水分離器、濾液泵、冷卻水系統、軟化水裝置等設備,另外,該工藝一般需2~3層樓布置,土建費用較大。因此,該工藝的特點是:投資大,設備多,耗電量大,工藝復雜,維修量大,運行費用高。但由于該工藝在我國應用多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是我國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浮選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