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銅硫化礦石選別流程的特點分析
金—銅硫化礦石中金屬礦物主要是黃銅礦、黃鐵礦。此外還有砷黃鐵礦、磁黃鐵礦等在銅礦物方面除了黃銅礦外,還有輝銅礦、斑銅礦、銅藍。金與黃銅礦共生關系密切。此外金還存在于黃鐵礦中和其他硫化物中,脈石中含金較少。
金—銅硫化礦石選別流程的主要特點是采用浮選法選出金—銅精礦直接送冶煉廠處理。如果磨礦產品中含粗粒金,可在磨礦—分級循環中用混汞或重選法回收。鄂式破碎機廠家如果在浮選尾礦中有含金的重金屬硫化物,應采用重選設備搖床(或溜槽)進行掃選處理。例如我國某金礦用溜槽處理銅浮選尾礦。從中回收了40%的金。金銅礦石原則流程有如下幾種:
流程Ⅰ只選出金—銅精礦,抑制黃鐵礦。往往由于尾礦金品位高不能廢棄,此流程只有在下述情況下方可采用:(1)原礦不含微粒金,(2)礦石中金系伴生金且品位低,大部分金存在于黃鐵礦中。例如我國某金礦選廠處理的礦石屬伴生金礦石,先用混汞法選出40%左右的金,然后進行浮選,把40%~50%的金富集到銅精礦中。浮選尾礦含金0.2~0.3g/t,予以廢棄。如不能得到廢棄的尾礦,則應考慮浮選尾礦再氰化。
流程Ⅱ為優先浮選流程。依次從原礦中選出金—銅精礦,硫化鐵精礦,最后得尾礦。
流程Ⅲ為混合浮選流程,與流程Ⅱ比較可知,更有可能獲得廢棄尾礦。
流程Ⅳ為等可浮流程。可分出易浮的金—硫化物和難浮的金—硫化物兩組分。很顯然,由于可浮性不同,各自所需要的選別條件也不同。如流程Ⅳ,洗沙設備首先只加入少量捕收劑就可將易浮的金—銅礦物和黃鐵礦顆粒選入混合精礦Ⅰ中。混合精礦Ⅰ分離浮選時,需要適當加大抑制劑用量以便抑制黃鐵礦,選出高品位金—銅精礦Ⅰ。在難選金硫化物混合浮選時,應提高捕收劑的用量,以便使難浮的有用礦物顆粒得到充分回收。混合精礦Ⅱ進行分離浮選時,只需加入少量抑制劑即可。因為這時候該精礦中已沒有易浮的黃鐵礦顆粒。采用等可浮流程,所需設備稍多于流程Ⅱ和流程Ⅲ,但浮選指標高,藥劑消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