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劑用量對浮選試驗效果的影響
磨礦細度為-200目占75%;采用浮選流程,一次粗選得鉛粗精礦和尾礦;藥方:硫化鈉500g/t、水玻璃300g/t、25#黑藥(60g/t、90g/t、120g/t、200g/t)、丁基黃藥100g/t;25#黑藥用量試驗指標。從25#黑藥用量試驗可知,因用量的增加,鉛回收率有所提高,由添加60g/t時,鉛回收率為59.07%,到添加200g/t時,鉛回收率提升至66.17%,增加了7.1個百分點,但粗精礦中鉛品位相應的降低,由27.86%降至23.09%,綜合分析選別效果認定:復合式破碎機25#黑藥用量宜為120g/t。
硫化劑用量試驗指標顯現,硫化劑用量增大后,鉛精礦品位和回收率均有所提高,再將硫化劑用量增加為2000g/t時,則對選別指標無明顯變化,硫化劑用量宜為1100~1300g/t。考察了水玻璃、淀粉、腐殖酸銨和烤膠等抑制劑對氧化鉛浮選指標的效果,其最佳用量的試驗結果見表5:由表5可知,以水玻璃及腐殖酸銨配方作為抑制劑,鉛精礦中鉛品位較高。故本試驗確定采用該組合藥劑作為抑制劑,其最佳用量為200+1000g/t。在條件試驗中,將各因素的不同水平取其最佳結果,進行開路試驗,做了常規浮選流程及異步浮選流程的兩個開路試驗。
(一)從閉路試驗結果可以看出,選礦試驗宜采用第二方案,洗沙設備即采用異步浮選流程,異步浮選流程是在粗選一的作業中添加適量的浮選藥劑,使易浮的鉛礦物浮游,再進行兩次精選,得最終鉛精礦,槽內產品進行兩次掃選后,便進行粗選二作業中,在此,添加足量藥劑,及增設三次掃選,從而強力捕收難選鉛礦物,使鉛回收率達到84.2%,粗選二的粗精礦經兩次精選后與粗選一精礦合并得到最終鉛精礦。鉛精礦品位達到56.45%。
(二)工業試驗在藥劑的選擇上,將25#黑藥與丁基藥劑的并用,相互產生捕收力的“協同效應”,適量的Na2S,在本礦石氧化鉛占有率高達90%的態勢下,其硫化效果較為顯著,鉛精礦中含鉛高達56.45%的產品質量,而水玻璃加腐殖酸銨的添加,實施了礦泥的有效地分散作用,在實現鉛精礦數質量雙高時,其效能也是功不可沒的。
(三)試驗采用硫化-黃藥法浮鉛的異步浮選流程,在進行磨礦細度、捕收劑、硫化劑、抑制劑等藥劑用量試驗探索中,取其最佳結果作了開路試驗,進而進行兩種方案的閉路流程試驗,以第二方案的工藝流程成功的顯現:鉛精礦中鉛品位為56.45%,鉛回收率可達84.2%的理想試驗指標。
(四)采用異步浮選流程,其目的是為適應有用礦物的浮游性和選擇性的需要,分步驟地增強選別效果。小型試驗/生產實踐都表明,具有流程結構比較合理,蒸汽烘干機操作穩定,易于調整、控制等優點。這一新工藝技術的吸引力在于它能夠適應選別不同礦石性質的礦石(含多金屬礦石體系)并有其實用性和針對性。在選擇異步浮選流程結構的同時,探索出施用第一粗選加適量的撲收劑,選收可浮性較好的目的礦物。以質優的精礦,盡快地產出;而在第二步粗選,以多元撲收劑,使“協同效應”盡可能顯著加以撲收難選的目的礦物,這乃是提高精礦質量進而又將有用礦物盡量多回收的有效技術措施。